挫折的背后站着需要!那些喜欢却想要要不到的东西。

  作为男人,想要香车美女,能力有限,受挫;

  作为女人,想要性感身材,岁月不饶人,受挫;

  作为孩子,想要优异成绩,却考核欠佳,受挫;

  作为婴儿,想要永远的乳房,妈妈狠心断奶,受挫!

  挫折,可以说是人生的常态。可家长还是想不断地给孩子提供“挫折教育”,有想过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吗?那就是——你,在困难面前必须挺住!

  

 

  怎么挺?如何挺?

  孩子需要的是有效的指导。

  真正让孩子感到挫折往往不是困难本身,而是自己的处境没有被父母看到,却仍被不断的指责、要求。在至亲面前没有得到理解是一个人最难以承受的挫折,它引发的是满腹的委屈。

  只被要求,没有被体谅的孩子,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为了什么?长大成人之后,会感到莫名的空虚和茫然。他们会因为失败而憎恨父母,也习惯将责任推卸给他人。因为,每次的挫败仿佛都是孤军奋战。他们因为委屈而将要求感受为指责;他们因为孤独而拒绝任何改变;他们因为虚弱而厌恶挑战。

  

 

  面对挫折时:

  我们需要看到隐藏在挫折背后那份喜欢、想要却要不到的感觉。

  孩子生气地说:“我不喜欢,你走开!!”假若这时父母真的离开了,孩子未必会真的开心哟。就像情侣间争吵,气鼓鼓地挂断电话是在表达失望或愤怒,内心又非常期待电话铃声的再度响起。我们是在用这种方式进行着考验——你有多爱我?你有多在乎我?检验的标准是:你能承受得住我多少次的攻击!能在情绪的倾泻中屹立不倒才会被视为有爱的决心和毅力。

  类似的考验早在生命初期就被使用了,就像一个婴儿会用哭闹的方式寻求妈妈的安抚。如果妈妈在这个过程中崩溃了,她要不然会将自己的挫败感以指责的方式转向婴儿,让婴儿感觉到自己的情绪是糟糕的、不应该被表达的,甚至会威胁到妈妈的;要不然就用远离、冷漠的方式处理,让婴儿一个人长久地哭泣,直至哭累了,哭哑了。

  前者的结果是,孩子学会了掩饰自己的负性情绪,或者将负性情绪错误的等同于负性的自我评价:我是一个不乖的宝宝,我不值得爱。

  而后者呢?不是变得完全隐藏自己的情绪,反正哭了没用,不如静默不语;不然就会主动切断连接,再也不相信妈妈,即便妈妈回来哄抱也不给予积极的回 应——他学会了用妈妈冷漠的方式作为报复。

  

 

  这些互动,这些感受就一点一滴地熔铸成一个人的人格,使得他们渐渐习惯用固定的模式去看待世界、处理关系。

  真正的挫折出现了,出现在当周遭的人事物不断发生变化的时候,如果一个人还是沿用僵化的思维去处理问题,注定是要碰壁的。

  挫折有好处吗?

  当然,它能帮助一个人意识到自身以及环境的局限性,增强现实感。一个人的现实感需要不断的在挫折中被修正。一个喜欢扮演白雪公主的小女孩儿,到了学龄期断然不敢再冲着同学说自己是童话中的女主角了,因为她们的现实感会不再将幻想当作现实。相反,她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展能力,例如学习能力、竞技能力、兴趣爱好等。

  面对挫折,真正需要做的是怎么陪伴孩子度过!

  

 

  很多时候,家长会简单地用“孩子喜不喜欢”来作为评价的标准,却没有试着去看到孩子的真实需求。这就导致了处理方式上的不一致:

  对于学习,不喜欢也得学,必须学!

  对于人际,不喜欢就不交往,没什么大不了!

  孩子是这么想的吗?不! 孩子往往会对纯粹的学习感到乏味,却对与同学交往充满兴趣。无论成绩好坏,每个孩子都会努力地找到自己的朋友。他们的成长本身就需要满足一种归属感。他们享受在集体中互助、分享,甚至是竞争。

  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容易,最重要的是要承受得起孩子的“坏脾气”。面对挫折,他们会表现出烦躁、退缩。爸爸妈妈就需要做一个容器,把孩子承受不了的都接过来。当孩子的情绪得到舒缓,此时再进行鼓励才能有效输入。否则,整个人都被负性情绪填满了,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空间进行思考。换言之,父母是在用接收孩子负性情绪的方式,帮助他们换取思考和理性行动的空间。这是一个置换的过程。

  挫折的背后站着需要,需要理解、需要包容、更需要表达之后换取的空间。